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硒是人体中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已知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45B. 原子序数为34C. 核电荷数为79D. 核外电子数为34

【答案】C

【解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A、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中子数为,故A正确;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原子序数为34,故B正确;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核电荷数为34,故C不正确;

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核外电子数为34,故D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化学式为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元素符号)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和空气的体积约是( )

A. 20mL80mLB. 40mL60mL

C. 50mL50mLD. 60mL4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止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此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2)过滤的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_____,否则会 使过滤速度变慢。

3)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_____

4)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A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乙炔+氧气二氧化碳+

B. +氧气二氧化硫

C. 氧化汞+氧气

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宇同学去象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该步骤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

4)操作1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中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数字序号)。

6)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B 滤纸破损

C 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装滤液的烧杯中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c”“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________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

操作④的现象:____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填化学式)

[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