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全部正确的一组(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生活中用洗洁精清洗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实验室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与白糖

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

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环境

塑料、天然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玻璃钢、生铁、硬铝都属于合金

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COCH4有关

酸雨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合物有关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实验室药品不能品尝,则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与白糖,故A不正确;

B、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故B正确;

C、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故C不正确;

D、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1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构成;

2)图2的试管B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3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分数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下图,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探究上述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图示反应最后烧杯中为无色溶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盐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盐酸过量

在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

3)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

A B C

(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

1)该兴趣小组将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出现了明显的锈迹。

他们的结论: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甲同学提出了疑问: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吗?请设计实验为甲同学释疑。_____,观察并记录现象即可证明。

(探究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学说: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吗?同学广泛查阅资料。

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

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

3)将上述A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_____,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

A 硫酸钠溶液 B 无水乙醇 C 蔗糖溶液

4)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_____

A 银粉 B 铜粉 C 镁粉

5)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作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填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2)A中混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

(3)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温度下ABC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__(“<”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44

B. 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

A.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 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 Ba(NO3)2H2SO4BaCl2NaOH,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

1)步骤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现象,则该试管盛放的是 NaOH 溶液。

2)若要区分 Ba(NO3)2 BaCl2,则中需要添加的试剂是_____

3处两试管的液体倒入烧杯,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