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铁、铅、碘、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保质期长,食用无害

C.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摄取

D.霉变的米、面加热到280℃食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铁、碘、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铅是一种有害的微量元素;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保质期长,但是食用有害;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摄取霉变的米、面加热到280℃也不能食用。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是指(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用微观图示表示如下:其中用“”、“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徽观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1) 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 ,用 置于集气瓶口检验C收集满氧气。

(2) 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 丙同学研究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

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图F是他其中一次

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

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 (填ab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4) 图G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G装置的优点是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

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2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自来水和蒸馏水

加肥皂水

过滤

B

尿素和碳铵

闻气味

加稀盐酸

C

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用手触摸

D

18K黄金和黄金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B.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C.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应先将天平调至平衡,再称量。

D.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PbO2)+ 2H2SO4 + Pb = 2PbSO4↓+ 2H2O

某电瓶中装有36%的稀硫酸1200 g,电瓶工作时有3105 g的铅参加反应。试计算:

(1)原稀硫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g。

(2)电瓶工作时消耗硫酸的质量。

(3)反应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