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气球与大气相通,胶头滴管中有某种溶液,挤压胶头后气球变大,则胶头滴管与的广口瓶物质中分别为

A.H2O与 CaO B.NaOH与CO2

C.浓H2SO4与H2O D.稀H2SO4与Zn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变大原因是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小,产生原因为二:一是内部气体减少,而是温度降低导致气压减小所致进行分析.

解:

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使瓶内的压强增大,小气球不会鼓起,故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气压减小,满足要求,故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而使瓶内的压强增大,小气球不会鼓起,故错误.

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使瓶内的压强增大,小气球不会鼓起,故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

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C.KNO3溶液无色透明,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瓶底铺细沙的作用是:

(2)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保持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是初中科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铜与酸不反应)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小雯同学对小虎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 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大脑皮层体液最理想的pH介于7.35~7.45之间。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酸碱度( )

A.偏酸性 B.偏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氯化钠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