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水是维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豆浆 B. 雪碧

C. 牛奶 D. 酸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7届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溶质为HCl、NaCl)中的HCl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位同学各提供不同的测定方法:

(1)甲同学:酸碱中和法

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求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乙同学:沉淀法

改用AgN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7届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式“H2O”表示意义错误的是( )

A. 水这种物质

B. 一个水分子

C.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4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 镁+氧气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小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时,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五四制)2018届九年级(初四)9月双周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