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兵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Zn+H2SO4==ZnSO4+H2 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f ①③或②④ 在相同条件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或金属表面的杂质被除去反应速率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温度;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1)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压强的变化利用排水法把水压入量筒内,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故进气管是短管f;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其中的锌的状态保持不变,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看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可以选择①③(都是锌粒)或②④(都是锌片);

(4)通过①③(都是锌粒,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可以看出: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通过①②(锌粒和锌片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反应)可以看出: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从表格可以看出反应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6)如设计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具体的操作为: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 (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

20g

20g

20g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

80g

100g

120g

生成CO2的质量

3.58g

4.4g

4.4g

(1)在第 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

(2)求原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上图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注意在答题纸上完成)。_______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铜丝折弯 C.瓷碗破碎 D.纸张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NO3 B. 钙镁磷肥 C. NaH2PO4 D. 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和资源节约的是( )

A. 燃烧秸秆 B. 纸张正反面使用

C. 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 D. 用淘米水浇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SO42-、OH-、Ba2+ B. Na+、K+、Cl-、SO42-

C. Na+、H+、NO3-、CO32- D. K+、Mg2+、N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