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氮气与二氧化碳均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CuO与C的混合物,共10 g,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 g,则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可能为

A. 8 g B. 8.4 g C. 8.6 g D. 9.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铅原子______

(2)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4)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⑴~⑶题的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⑴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___(填物质状态);反应条件无需__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_______水。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⑵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氢氧化钙氯化钙+水+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克/L,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有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的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

⑶如果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收集氧气,请问应该从________端进_______端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 上述图象只有2个正确

B. 上述图象只有3个正确

C. 上述图象全部正确

D. 如果将②中的纵坐标改为固体总质量,该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A、D中酚酞均变_____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②B中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④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①HCl ②Cl2 KClO3 HClO4 ClO2

A. ③④⑤①②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⑤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