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的多孔性碳具有导电性,写出制作电极材料的物质名称   

(2)某些碳氢化合物也能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如天然气(甲烷)等.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正渗透法”是航天飞机上利用特制半透膜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水循环的新方法.这种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阻止像盐、糖、蛋白质等分子通过.“正渗透法”与下列常用净水法在原理上最接近的是   (用字母表示).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4)为了满足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综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制成了比原来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得多的  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维.

【答案】(1):石墨;(2)CH4+2O2CO2+2H2O;(3)C;(4)复合

【解析】

试题分析:(1)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来制作电极材料.(2)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过滤是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滤纸的功能相当于“正渗透法”中的半透膜的功能.(4)复合材料集中了合成材料的优点,具有综合性能更优异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俗称__________。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进行NaOH与CO2气体反应的实验。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NaOH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Ⅰ.NaOH,Na2CO3; Ⅱ.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 Ⅳ.NaHCO3

(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CO2气体为原料获得Na2CO3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 ( )

A. Fe(OH)2:氢氧化铁 B. K2CO3:碳酸钾

C. Hg:贡 D. NH4Cl:氯化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卤水(主要是MgCl2溶液,另外含少量NaCl)为原料,提纯得到氯化镁,再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卤水中氯化镁的含量,需通过实验测得.

检验员取100g卤水,向里滴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所得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所得沉淀的化学式是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

(2)请计算卤水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溶液。请计算: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用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表达式,并备注其基本反应类型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制氧气,
(3)铁丝燃烧
(4)红磷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