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讨论分析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_____

2)为了进一步实验CO2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

实验室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二氧化碳被水溶解或者反应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BaCl2BaCO3+2NaCl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 10 10%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也有水,而这两者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会引起液面上升,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H2O+CO2H2CO3;同时二氧化碳还能溶解于水.

2)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氯化钠,对应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碳酸钡和氯化钠,对应的现象是 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吸收可以不需要现象,而检验需要明显的实验现象.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95.6g185.6g10g

设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8g

则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

故答案为:

1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被水溶解或者反应.(2)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BaCl2BaCO3+2NaCl.(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410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有一种碳酸盐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和碳酸钙,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I.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氧化钡和氧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且生成物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Ⅱ.下表所示的是两种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40

80

Ca(OH)2溶解度/g

0.187

0.141

0.094

Ba(OH)2溶解度/g

1.67

8.22

101.4

1)写出水浸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焙烤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反应所需的高温状态;

b焙烤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

c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为了提高产率;

d该工艺流程可以减少CO2气体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

3)除了水之外,进入分离池中的物质是_________,操作②的步骤是________(选填降温加热)、过滤。

4)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碳酸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 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 t1℃时,125g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可以得到250g质量分数10%A物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化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A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1)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________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将燃烧后并已冷却的试管取出,倒扣在水槽中;同时将一支盛有空气的试管,同样倒扣在水槽中(如图B所示)。均拔下橡胶塞,燃烧后并已冷却的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明显大于盛有空气的试管,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硫酸的性质

(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

②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1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a的作用是___

③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63.3%的硫酸溶液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2.由图2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写两点)

(2)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如图3将适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的五只烧杯中。

①有产生气泡的是___(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

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

(3)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

(探究二)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 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3)接触室中的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5所示。催化剂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见图6.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对应图中A),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

(探究三)探究某黄铁矿中FeS2的含量。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4FeS2 +11O2 2Fe2O3+8SO2

Na2SO3 +H2O2 Na2SO4 +H2O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7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8处理

(问题讨论)

(1)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

(含量测定)

(2)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偏大”“偏小”“不变”)

(5)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c.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d. BaCl2+Na2CO3=BaCO3↓+2NaCl 生成的BaCO3为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探究1)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同学们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未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蓝色,说明酒精溶液_______(不显”)碱性。

(实验探究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同学们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B

C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质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