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向硫酸铁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剧烈,产生如图现象:

(1)硫酸铁溶液为_____色。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省柳州市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表是前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请写出第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前18号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13号元素的氧化物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O2点燃MgO2 B. 4Fe+3O2点燃2Fe2O3

C. 4P+5O2点燃2P2O5 D. CH4+O2点燃CO2+ 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常温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D. 常温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过氧化钙晶体(CaO2•xH2O)是优良的供氧剂,受热会逐渐失水,120℃时完全分解为CaO2,350℃时CaO2迅速分解为CaO和O2。

(一)【性质探究】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再加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静置、取上层清液,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产生大量气泡,再出现白色沉淀。

(1)CaO2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________。

(二)【制备流程】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制备CaO2•8H2O流程如下:

陈化:让初生晶体和母液放置一段时间,使晶体由小长大。

(1)将反应2及陈化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CaCl2+H2O2+2NH3•H2O+6_____=CaO2•8H2O↓+2NH4Cl。

(2)检验固体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方法2:由鸡蛋壳(含较多CaCO3)为原料制备CaO2•8H2O流程如下:

(4)反应器中由化合反应生成CaO2·8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器中,应__________。

①先加水冷却后再加双氧水 ②先加双氧水冷却后再加水

(6)若煅烧充分,则获得的CaO2•8H2O中还含有的固体杂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7)“绿色化学”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_________(填“方法1”或“方法2”)。

(三)【组成测定】若所得产品为CaO2·xH2O,下列装置可测定该产品的组成(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反应)。

(1)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控温将样品加热到350℃至CaO2分解完全;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装置B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测定产生的H2O质量 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3)若2.7g样品,加热到350℃至CaO2分解完全,测得B装置重1.44g、C中铜网增重0.16g。

则x=________。

【反思】若先加热A,后加热C装置,测得X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利用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制备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生产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X的名称是溶解

B. 气体A一定为为纯净物

C. 向黄铜中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D. 加热过程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图: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D元素与图中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pH______7 (填>、<、=)。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写化学式)______,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素质测评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___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_______(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即可).

【拓展与延伸】

盐溶液__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