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 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

(2)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d

 (3)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

(4)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                    

(6)为何铁丝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7)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氯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② 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CB  高锰酸钾适合制取氧气\反应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1、2006年1月20日12时17分许,位于仁寿县富加镇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富加输气站的出站管线发生爆炸,埋在地下的管线爆炸形成十几米长、两三米深的大坑.几分钟后,该输气站的进站管线也发生爆炸.爆炸共造成8人当场死亡,另有1人送往医院后死亡,4人受重伤.爆炸产生的烟气造成当地空气污染.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在爆炸现场采集的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它能与CUO反应的物质)和水蒸气.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查阅资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少量烃类和二氧化碳等.基本不含硫,无色、无嗅、无腐蚀性,具有安全、热值高、洁净和应用广泛等优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CO.水的证明一般用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晶体,遇水蒸气就会变成蓝色.
[实验仪器]

[问题]
(1)要用较简单的方法收集爆炸现场的气体样品,可选用什么方法
气球收集

(2)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A、C、B、E、D

(3)描述能确认气体样品中含有CO的现象
E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D中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如何改进该实验?(若认为该实验没有缺陷,以下问题不必回答)改进的方法是
在D出口处将气体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6、“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图2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漏斗下端有一稳定的液柱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除去氯化氢气体
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吸收水蒸气
,其瓶内液体应是
浓硫酸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
D处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C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氢氧化镁阻燃剂是以天然高品质水镁石为原料,经过精选、超细研磨、表面活化处理等工艺而制备得到无机矿物阻燃剂,它具有阻燃、抑烟和填充三重功效.氢氧化镁阻燃剂被广泛用于橡胶和塑料行业.当环境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受热分解释放出水蒸气,同时生成氧化镁.氧化镁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可形成类似陶瓷物一样起到屏蔽作用的保护层.问:
(1)请写出氢氧化镁能做阻燃剂的原因①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产生水蒸气,可隔绝氧气,阻止火焰和烟雾的生成
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耐高温材料,也可以隔绝了易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阻止了火焰的进一步蔓延.

(2)小李同学阅读了上述资料后,开始学习氢氧化镁的知识,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③
研究氢氧化镁的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氢氧化镁固体、蒸馏水、稀盐酸、稀硫酸等
实验内容:

实验思考:小李在进行实验II时,发现装置设计存在缺陷,请帮助小李修改实验装置,用文字表述你的改进方案⑨将实验II装置中试管口调整至略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人提出运用高科技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以下是小明的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1)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通电一段时间后,经过检验可知,试管1中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写名称).
(2)探究汽油的组成.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目的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能够燃烧
能够燃烧
验证燃烧后的产物
验证燃烧后的产物
②将光洁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油灯火焰的上方 现象:
小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小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③将内壁蘸有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的小烧杯罩在油灯火焰的上方
现象:
小烧杯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小烧杯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该实验说明:汽油的组成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C和H
C和H
(写元素符号).
【得出结论】因为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连云港一模)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丽同学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过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并全部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②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无色透明;
③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因为
5.0g粗盐全部加入10mL水中
5.0g粗盐全部加入10mL水中
,导致实验后精盐产率比其他同学偏低.
(2)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不能当液体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不能当液体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B
B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教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MgCl2+2NaOH═Mg(OH)2↓+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Na2CO3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