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不能燃烧;
(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因此铁丝燃烧更剧烈.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神舟十号飞船将在2013年夏天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镍钛合金被人们称为“形状记忆合金”,可制作的飞船自展天线.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具有极低的熔点;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制作火箭外壳材料中的铝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单质”).铝片投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是 
                              (用化学式方程表示).将未打磨的铝片投入稀盐酸中,不能立刻产生气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        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为                   ,炼得的生铁合金中含2%—4.3%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问答题

小冰对妈妈的苹果iPhone 4手机爱不释手,妈妈答应中考成绩理想,就给他买一部。

图1手机                图2锂电池   图3放大的图标     图4铅蓄电池
他发现手机的边缘是金属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是(1)________。(选填A、B、C)
A.密度小强度高的铝镁合金  B.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黄金  C.物美价廉抗腐蚀好的纯铝
这款手机也使用充电锂电池(图2),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2)_______________。
放电
锂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1-xCoO2+LixC6====LiCoO2+6C,而铅蓄电池
充电
(图4)也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铅(PbSO4)和水反应生成铅、二氧化铅和一种酸,放电时则逆转充电的反应。请你仿照锂电池总反应的写法,写出铅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________。图(3)是电池上放大的图标,它的含义是(4)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问答题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烧瓶号
时间/h
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cm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
盛干燥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
盛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
盛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
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
0
0
0
0
0
0
0
 

请回答:
(1)以上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最大的是       (填烧瓶号)。
(2)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
猜想二:可能是氢气;
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出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已知A、B、C为氧化物,D为单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如下图:

(1)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从微观解释A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3)请设计简单方法区分B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