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1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2中,电子秤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实验3中,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A中盛放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若B中蜡烛熄灭,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CO2+Ca(OH)2 === CaCO3↓+H2O 不变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 CaCO3+2HCl === CaCl2+H2O+CO2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氧气

【解析】

(1)实验1中,烧杯内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 CaCO3↓+H2O;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实验2中,电子秤的示数不变;

(3)实验3中,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通入B的是氧气,A中盛放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助燃,使蜡烛燃烧更旺;若B中蜡烛熄灭,则通入B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X的值为52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

(1)写出空间站内获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H2与C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上述反应涉及的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8g H2参加反应,则理论上所需CO2的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煅烧的时间(min)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

17.8

4

13.4

6

12.3

8

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花。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欲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2)实验2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外,还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过程中,利用了铜的_________性,依据白磷的现象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向一种溶液中逐滴滴加另一种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溶液呈中性

B. 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C.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D. t2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为气体,A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D为红色金属单质,E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表示一定条件下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柴油机尾气成分和危害

柴油机尾气是指柴油发动机燃烧柴油后喷出的尾气,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柴油发动机排气与石棉、砒霜、黄曲霉毒素等物质一样确定在五类致癌物里等级最高的1类致癌物中,这些物质都具有高度致癌性。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为PM(颗粒状物质)和氮氧化物NOx,而CO和碳氢化合物排放较低。

柴油机排放氮氧化物(NOx)中NO约占90%,NO2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NO无色无味、毒性不大,但高浓度时能导致神经中枢的瘫痪和痉挛,而且NO排入大气后会逐渐被氧化为NO2它是一种①有刺激性气味、②毒性很强(毒性大约是NO的5倍)的③红棕色气体,可对人的呼吸道及肺造成损害,严重时能引起肺气肿。

材料二:柴油机尾气的处理

美国日本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发明并推广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处理柴油机尾气:在催化剂V2O5/TiO2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NH3、液氨、尿素)来“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一般可达到80~90%的脱除率。

柴油车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32.5%左右高纯尿素水溶液)、SCR催化反应罐。其运行过程是:当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射尿素溶液到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氨气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材料三:下图是某柴油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

(2)上文中划线部分属于NO2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物理性质的是_____

(3)写出上面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现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车辆尾气排放问题严重,比如农村大量使用的农用三轮车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还有个别大型载重货车主擅自拆除SCR装置等等,针对这一问题,请你为交管或环保部门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以减轻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