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汉语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涂改液用量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D的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从反应前到反应后分子个数不变

C.化学方程式中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1)请用氢、氧、碳元素的相关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我知道实验室可用 来制取氧气,氧气能与 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2)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地球上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目前,造成水污染主要是 (答一点即可)。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做实验时,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有关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请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2)根据自己完善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来表示,其最简便的测定方法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五校九年级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t2℃ 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D.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中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