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牟平区模拟)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漏斗
漏斗
 B.
燃烧匙
燃烧匙
 C.
烧杯
烧杯
 D.
试管夹
试管夹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
C
C

②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时所需用到的仪器是
A
A

③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D
D

④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
B
B
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仪器A是漏斗;仪器B是燃烧匙;仪器C是烧杯;仪器D是试管夹.
(2)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烧杯.
②过滤能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分离时所需用到的仪器是漏斗.
③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
④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燃烧匙.
故答案为:(1)漏斗;燃烧匙;烧杯;试管夹;(2)①C;②A;③D;④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牟平区模拟)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吸附沉降过滤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牟平区模拟)下列现象最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牟平区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a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外焰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C
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芳芳认为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而贝贝和婷婷则认为只有化学变化,你同意芳芳的观点吗?
同意
同意
,你的理由是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牟平区模拟)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请你选择下列气体性质的编号填写在各问题的横线上: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密度比空气大③能溶于水④不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装置可收集
的气体.B装置可收集
的气体.C装置可收集
的气体.D装置可收集
①②④
①②④
的气体.若D正放从a端通入气体可收集
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