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 向黄铜粉末(锌铜混合物)中加稀盐酸

C. 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氧化氢制氧气,金属与酸反应,磷燃烧等知识。

A、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会迅速放出氧气,氧气的质量随过氧化氢的质量增加而增加,故错误

B、向黄铜粉末(锌铜混合物)中加稀盐酸,只有锌与稀盐酸反应,铜不反应,最后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错误;

C、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放出热量,开始时由于放出热量,气体受热,压力变大,当反应完时,这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气压变的最大,结束后不再反应,这时温度变低,气压变小,所以正确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质量不变。但氯酸钾受热分解,质量减少,总质量变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关闭)。

实验中装置内的药品如下表所示:

注射器

A

B

实验1

盐酸

NaHCO3溶液

澄清石灰水

实验2

NaOH溶液

CO2气体

浸没于热水中的白磷(白磷放于有孔塑料片上)

(1)实验1中打开K1,将过量盐酸注入A瓶中,观察到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打开K2,关闭K1,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白磷燃烧,其实验操作为________;通过该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玻璃仪器,久盛各种试剂后,内壁附有一层污垢,不能用盐酸除去的是(  )

A. 盛过油脂的试管 B. 久盛石灰水的烧杯

C. 制备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 D. 盛铁屑的试管,内壁附有红褐色的铁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不同的是

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溶质的质量增加

D. 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身边处处有化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请你选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①盐酸 ②石墨 ③纯碱 ④碳酸钙 ⑤熟石灰 ⑥氯化钠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

(3)胃液中所含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4)医疗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_

(5)厨房中用于洗涤油污中的“碱”是____________

(6)用于中和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Ⅱ、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

(1)甲的固体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 的图示。

(4)如图所示,采用不同物质组合的液体丁和固体戊进行实验。

① 若蜡烛的火焰熄灭,则液体丁和固体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蜡烛燃烧得更旺,则液体丁和固体戊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探究一:向图①中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并测量pH变化绘制曲线如图。

(1)图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碱与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⑤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b、c、d三点处对应溶液所含溶质NaCl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思路1: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探究二:向图②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向图③稀盐酸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碳酸钠溶液如图④。

(1)图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④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证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3)设计图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思路2:通过________________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酸、碱、盐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反应⑦要能发生要求金属必须排在金属活动性表中_______________的前面。

(3)图中所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条。

(4)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⑤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验证反应②,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序号)进行反应。

A.SO2  B.HNO3  C.CuO D. Ba(OH)2

(6)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