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分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的现象是发光、放热、产生气体.化学变化后一定产生新物质,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解答:解: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没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其余三项都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②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
加热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浮在水面上
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如图所示这证明
c
c

(填“a、b、c”)温度高,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是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继续探究: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①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
ABC
ABC
.能燃烧
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B.手摸烧杯有热的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由上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为
化学
化学
变化.
②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物理
物理
变化.
猜想
2
2
(填“1”或“2”)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3年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石油
石油
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D
D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氧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E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

③G烧杯中
下层
下层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大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④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
碳酸
碳酸
;写出F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
最后 PH≥7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硫酸而引起PH变大
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硫酸而引起PH变大

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
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

②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2)设计实验,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
实验仪器与药品:10%的硫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请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3)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硫酸可能有剩余);
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硫酸可能有剩余);
.为此,还需要选择
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
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能力提升:
某地新建一化工厂有一种产品属于“复盐”,该产品可用作铁树、棕榈等花木的肥料.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该产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查阅资料获知:“复盐”是指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光卤石(KCl?MgCl2?6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NH3
NH3
、E
Fe(OH)3
Fe(OH)3
、F
BaSO4
BaSO4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③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上述探究结果说明样品A中含有的离子有
Fe2+、NH4+、SO42-
Fe2+、NH4+、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天然气

②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水煤气,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1:1


③水煤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物质,如重要有机物甲醇(CH3OH),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
 催化剂 
.
 
CH3OH
CO+2H2
 催化剂 
.
 
CH3OH
.有人认为仅利用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不能合成尿素〔CO(NH22〕,理由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能得到尿素.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能得到尿素.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①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
糖类
糖类
、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BE
BE
(填写序号).
A.菠菜      B.鸡蛋       C.花生油        D.米饭         E.牛奶
②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在pH<5和低温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食用黄瓜的最佳方法是
加醋凉拌
加醋凉拌

③大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吸收后参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请写出葡萄糖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6O2
 酶 
.
 
6CO2+6H2O
C6H12O6+6O2
 酶 
.
 
6CO2+6H2O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①铁锅、铝锅、铜锅用来炒菜、做饭是利用了它们的
导热性
导热性
.金属的使用早晚与其活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下列试剂与上面三种金属来探究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BC
BC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②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D
(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③钢属于
铁合金
铁合金
(填“铁合金”或“铝合金”).
④下列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C
C
(填序号).
A.在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C.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
⑤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下列属于合成橡胶的是
A
A
填字母).
A.汽车轮胎        B.涤纶        C.聚氯乙烯制品       D.玻璃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