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成立(填①或②)。

[设计方案]Zn+H2SO4==ZnSO4+H2↑;干燥
[实验探究]11:80 ;1:8
[分析交流]在D装置的后面,再连接一个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分析交流]不影响
[提出猜想]Cu2O
[拓展探究]反应后玻璃管的质量和红色固体的总质量
[定量分析]①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         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
                ,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丽丽的爸爸旅游归来,带回一些钟乳硒石块送给了她.丽丽和同学们想验证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于是她们将其中一块钟乳石带进实验室进行探究.
(1)请你帮助丽丽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小块钟乳石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
 
有气泡生成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2)查阅资料得知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上述预期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腐蚀下水管道或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丽丽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了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她取样测定了废液的酸碱性,你认为她选择的试剂可以是       .测试后得知该废液显酸性,则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是             
(4)丽丽向烧杯中的废液里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能使废液呈中性,过滤后才可安全排放.
①碳酸钙   ②熟石灰   ③生石灰   ④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铁的知识后,为了解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有关研究并填写有关空白。
(1)【提出问题】
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能吗?铜与浓硫酸会发生反应吗?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③氧化铁能够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吗?氧化铜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吗?氧化铜还有哪些性质?
④有哪些途径可以由铜逐步转变为氢氧化铜?
(2)【查阅资料与问题解决】
①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             之后。 铜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SO2↑此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 (OH)2 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             
③氧化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铜,其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能与硫酸、盐酸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相应的铜盐;在高温下,氧化铜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由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从化学反应的原理看,可以是流程I:

也可以是流程II:

与流程I相比,流程Ⅱ的优点是                            
还可以有更多的流程。若流程Ⅲ与流程I相比,也是两步反应,但第一步与铜反应的
试剂不同,则流程Ⅲ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            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将_______完全除去;
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
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呈现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钙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材料
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解毒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水泥、玻璃—都是无机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C.化学与食品
D.化学与健康
蛋白质、淀粉—用碘酒可鉴别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缺锌—易得侏儒症
缺铁—易得贫血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B.棉花、羊毛、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C.焚烧聚乙烯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