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 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没发生化学变化。故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导致“水华”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

B.尿素属于氮肥

C.尿素属于复合肥

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华”现象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A铜丝 B甲烷 C过氧化氢 D碘酒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图D操作中,当看到 ,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32gS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沟油对胃、肠、肝、心血管都会有损害,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下列鉴别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是否透明 B.闻:是否有异味

C.问:商家的进货渠道 D.听:取油燃烧,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为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甲物质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23:24:65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小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猪肉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探究

(1)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了除去醋酸气体的气体样品,用右图装置验证水蒸气和CO2存在。装置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为:

(2)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上述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g,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3)确定沉淀A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

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

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