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④是一种阴离子 D. ②容易得到电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科学家发现第112号元素,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关于该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核外电子数为165

B. 该原子质量是1个碳12原子质量的277倍

C. 该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

D. 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将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标号)。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3)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______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等三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值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 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所示,很多物质分解可以产生氧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①、②、③三个原理制取氧气。原料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需要加热条件的是____(填“①”、“②”或“③”,下同),反应装置直接输出的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的是___。

(2)通过途径④获得氧气的反应条件为___,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会有___生成,收集到的氧气与该气体的体积比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