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酒精可作燃料 B. 铜丝可做导线 C. 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亚铁离子_____;

(2)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3 个氮分子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一起形成的 化合物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火焰 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

C.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白色固体 D. 镁溶于白醋时没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简答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选 ,若用C装置收集O2并长时间保存,方法是

(2)实验结束后,某小组同学将棉花团投入水槽中,发现溶液为墨绿色,摇晃水槽,又变成紫红色,可能是生成了 (填化学式)的缘故。

(3)为进一步研究KMnO4制氧时的失重率,某小组查阅了如下资料,回答:

【资料卡片】:

1、反应中固体失重率为O2与KMnO4质量比;

2、研究表明,KMnO4受热分解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a、KMnO4K2MnO4+K2Mn4O8+O2↑(失重率约为13.5%)

B、KMnO4KMnO2+O2↑(失重率约为20.3%)

①取8.0g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可能为

A.0.81g B.1.08g C.1.42g D.1.63g

②在43.9℃~377.9℃范围中,KMnO4的失重率为18.0%,结合资料分析,在43.9℃~377.9℃范围中,KMnO4分解反应主要以 (填“a”或“B”)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所示装置,有储气、洗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食物腐败 C.氨水挥发 D.河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灯塔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个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_____②最后活塞向(填左、右)_________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