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如下图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图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 ______

②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______

6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______

④磷酸钠(Na5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______

【答案】 KNaAl Al(OH)3 6NO3- Na3O4

【解析】①图中的非金属有多种,例如氮元素,其符号为:N;②氢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氢氧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OH)3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6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6NO3-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磷酸钠(Na5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可表示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 50mL烧杯量取48.5mL某溶液 B. 100mL量筒量取5. 6mL的水

C. 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D.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夹在试管的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它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克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与20g某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

(1)当加入25g盐酸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

(2)试列式计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8gCO含有1mol氧原子 B. 1molO3 1molO21个氧原子

C. 摩尔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表形式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等物质,下列关系中错误的一组的是(

乙、丙、丁

A

干燥剂

生石灰、浓硫酸、火碱

B

烧碱、消石灰、纯碱

C

化合物

酸、盐、氧化物

D

合金

青铜、钢、生铁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加热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烧杯 试管 酒精灯 石棉网 试管夹 铁架台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试问答:

(1)10.0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____(”),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2)10.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