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1)治疗胃酸过多(一个)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

【答案】 2HCl+Mg(OH)2 =MgCl2+2H2O(Al(OH)3+3HCl═AlCl3+3H2O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合理即可) Fe2O3+3CO2Fe+3CO2 4P+5O22P2O5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1)氢氧化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 Mg(OH)2 =MgCl2+2H2O(或Al(OH)3+3HCl═AlCl3+3H2O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4)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 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选填序号)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C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右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 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C.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D.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 g。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称取12 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向蛋壳样品中滴入5%的稀盐酸,直到________为止;

④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D中质量不再增加为止;⑤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

(数据处理)

方案一:该小组同学认为固体减少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求出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91.7%

方案二:测得反应后D装置及其中药品的总质量增加了4.4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评价反思)

(1)方案一: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方案二:装置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装置C中的药品为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C. 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 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D. 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 6:1

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8克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克。求:(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曲线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向稀盐酸中加蒸馏水(图中曲线未与虚线相交)

B. 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

C. 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加入足量稀盐酸

D. HCl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