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液化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氧气液化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属于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与前一年相比,某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了6.9%,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8%,比上一年升高7.5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一年.
(1)二氧化硫只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2)测定于水的酸碱性可以采用pH试纸
(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AC.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KClO3和MnO2的混合物32g,经加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残余物称重为22.4g.求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代都市每当夜幕降临,往往灯火通明,彩灯五颜六色,闪闪烁烁.这是由于彩灯中填充了以下几种气体中的(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ⅢAⅣAⅤAⅥA
5   B
6   C
7   N
8   O
13  Al
14  Si
15  P
16  S
(1)请你写出15号元素的名称磷.
(2)从原子结构看,氧和硫同属ⅥA(第六主族)的原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3)上表中Al元素(填元素符号)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磷元素的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完成最后两个空白.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2)酒精燃烧时生成为水和二氧化碳:酒精+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4)以上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图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补充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此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和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填名称);
(4)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解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解合成一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III(选填如图2中的“I”、“II”或“III”).
(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
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答:丁.
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frac{\underline{\;高温\;}}{\;}$Na2CO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