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艾草有浓烈芳香的气味,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抗菌、平喘、止血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回答:

1)黄酮素属于_____(填混合物”“有机物之一)

2)黄酮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1.1g黄酮素中含氢元素质量是_____g

4)黄酮素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对于黄酮素和艾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黄酮素是碳、氢、氧原子构成②黄酮素有很高的利用价值③艾草浓烈芳香的气味,可用来驱蚊,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答案】有机物 181 0.5 ②③

【解析】

1)根据黄酮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81,故填181

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1.1g× 0.5g,故填0.5

4)①黄酮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错误;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黄酮素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选项正确;

③艾草浓烈芳香的气味,可用来驱蚊,说明分子不断运动,选项正确,故选②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2℃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1℃时,将2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验证Na2O2性质的实验,将A中产生的潮湿CO2通入到足量的Na2O2粉末中,充分反应,已知:Na2O2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O2,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

1A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只写1个);

3)若由C装置收集反应后的气体,请把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t3和t5时,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C.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t2<t<t4

D.t2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2+、Cu2+,固体中的金属单质Zn、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实验伸入红磷速度过慢导致进水量___

(2)C实验热水作用___(写一点即可)

(3)B实验气球的作用是___

(4)D实验要用刚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原因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位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在标有单质的药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在标有氧化物的药柜中发现另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B

(提出问题)这两瓶黑色粉末AB分别是什么物质?

(猜想)

甲同学:A是铁粉,B是二氧化锰.

乙同学:A是炭粉,B是氧化铜.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_____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_____,溶液显蓝色.

B粉末是氧化铜.

(反思与拓展)

1)将这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1回答问题:

1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填或者)。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____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③两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甲时的温度为t,由图可知t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被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_

猜想四:Na2SO4、CuSO4NaOH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現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_____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___(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取2.3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碳氢元素 ②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可能含氧元素 ④一定含氧元素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