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江宁区二模)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曲线上M点表示
乙由红色变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乙由红色变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2)图3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没有改变
没有改变
.(填“改变”或“没有改变”)
Na+
Na+
Cl-
Cl-
离子实质上没有参加反应.
(3)根据乙图进行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4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
最高点(或B点)
最高点(或B点)
分析:(1)该图象中溶液的起始pH值大于7,所以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 中,曲线上M点的pH=7,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①根据图3可知反应前含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②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③钠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未参加反应;
(3)观察图示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达到最高点时说明恰好反应,此后温度逐渐下降.
解答:解:(1)该图象中溶液的起始pH值大于7,所以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 中,该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进行的;曲线上M点的pH=7,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溶液不能使其变色,故此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①根据图3可知:反应前含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②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③钠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未参加反应;
(3)①观察图示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②达到最高点时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放热最多,此后温度逐渐下降;
故答案为:(1)乙;乙由红色变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2)①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②没有改变;③Na+;Cl-
(3)①放热;②最高点(或B点).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实质、现象等相关知识,通过图象反映了二者反应的进行情况,能较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江宁区二模)某制碱厂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1: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杂质氯化镁
除去杂质氯化镁

(2)操作Ⅰ所得的沉淀是混合物,其成分有(至少写两种):
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
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

(3)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目的是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二)将精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碳酸氢钠,NaHCO3)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4)制碱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可做化肥,其化学式为
NH4Cl
NH4Cl

(5)加热碳酸氢钠获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加热 
.
 
Na2CO3+CO2↑+H2O
2NaHCO3
 加热 
.
 
Na2CO3+CO2↑+H2O

【组成确定】
(6)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NaCl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7)称取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2所示.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99.2 98.8 98.0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合格
合格
品.计算过程:
见解答
见解答

【总结反思】
(8)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散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江宁区二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江宁区二模)2012年4月15日,CCTV《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了不法企业用工业明胶制成重金属铬超标的药用胶囊事件.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江宁区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江宁区二模)菠萝酯(C11H12O3)学名苯氧乙酸烯丙酯,广泛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工业.下列有关菠萝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