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③达到了稳定结构

B. ①②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②失去电子以后形成的是阳离子

D. ④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A、①的核外电子层数为1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A说法错误;B、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B说法错误;C、②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以后形成形成稳定结构,是阳离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因此④不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只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__,直接燃煤会形成严重的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______________的降水;

(2)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在反应中CD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①反应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的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最终得到的产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足量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统计如图所示。求:

(1)锌粉中含有金属锌的质量为_____g。

(2)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A.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加入适量的,充分搅拌后过滤

C. 四种离子可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几年我国某些工业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 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B__________ ,C中的溶液不褪色,D______________

【定量计算】 (8)用石灰石浆也能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每天要燃烧100t煤炭,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4% 。

(1)如果尾气不处理,发电厂每月将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_SO2(30天计算)?

(2)每天至少需要含80%碳酸钙的石灰石_________吨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