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里同学们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搜集证据】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观察到(1)  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解释与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硫酸后产生现象的原因(2)  .        

【提出问题】最终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硫酸钠;          乙同学猜想: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评价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3)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4) .                                                   

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少量铁粉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到(5)  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6)  (填化学式).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变成了无色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5)根据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6)根据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搜集证据】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观察到红色液体变成无色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解释与结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评价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烧杯中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证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所以乙同学的结论错误;                                 

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少量铁粉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Na2SO4 和H2SO4.          

故答案为:(1)红色液体变成无色;                              

(2)2NaOH+H2SO4=Na2SO4+2H2O;                                   

(3)错误;                                                 

(4)烧杯中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证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所以乙同学的结论错误;          

(5)黑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6)Na2SO4 和H2SO4.                                        

【点评】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酸和碱的溶液一般是无色,二者反应时的现象不明显,所以往往借助于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加入的试剂(足量)或主要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组别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CuO

加热

B

Cu

Fe

稀盐酸

溶解

C

KCl

KClO3

MnO2

加热

D

ZnSO4

CuSO4

锌粉

过滤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有2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它们是           (选用A、B、C填写)。

 (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决定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如表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稀盐酸、稀硫酸都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 酒精溶液不导电                        酒精溶液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粒子

C 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

D 浓盐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分子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简答题:                                                    

(1)炉具清洁剂能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2)用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涂刷树木的目的是                        

(3 )打开汽水瓶盖,汽水喷出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

C.0~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验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