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反应前 反应后  精英家教网
A B C D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碳酸钠(Na2CO3)中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2)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
②若反应后生成8.8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③相同质量的A和C,含碳元素质量大的是
 
,含氧元素质量大的是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2)①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结合A、B、C、D表示4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②由由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2个A的分子和2个B的分子反应生成2个C的分子和1个D的分子,即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③A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据此结合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钠(Na2CO3)中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分别可表示为:Na+、CO32-
(2)①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BC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
②由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2个A的分子和2个B的分子反应生成2个C的分子和1个D的分子,即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一定条件 
.
 
2CO2+N2
                                                                              88  28
                                                                              8.8g x
若反应后生成8.8gC,设生成D的质量为x,则
88
28
=
8.8g
x
    x=2.8g.
③A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设CO2与CO的质量均为m,则相同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8、44),含碳原子的质量分别为m×
12
28
、m×
12
44
,含碳元素质量大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则含氧元素质量大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Na+、CO32-;(2)①ABC;②2.8g;③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精英家教网--氢原子
精英家教网--碳原子
精英家教网--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1个B物质分子中有
 
原子.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写化学式]
(3)C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在一密闭的容器内中,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5 1 10 74
反应后质量/g 9 37 a 10
其中,a值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B
B

(2)“”、“”、“”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该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2
1:2:2


(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
 高温 
.
 
CO+H2
H2O+C
 高温 
.
 
CO+H2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的反应发生.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Mg3N2
Mg3N2

②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Mg
 点燃 
.
 
2MgO+C
CO2+2Mg
 点燃 
.
 
2MgO+C

(2)若用表示A元素的原子,表示B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单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元素符号用A、B表示)
A2、B2
A2、B2

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③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bd
abd
(填序号).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3)在一个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14 24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
2:1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塘沽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若用表示甲元素的原子,表示乙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物 反应物 生成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质子数
质子数

②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BD
ABD
(填字母).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14 24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如东县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请根据图1中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图示表示氧原子,其最外层上电子数为
6
6
,在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A、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B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其核内中子数为
12
12

(2)图2是氢溴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粒子示意图见上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A、B、C、D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D
D
(填字母序号);反应中B与D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