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溶解度的单位是______

②由图可知 10℃时,溶解性最好的是____

③50g 水中投入 75g 硝酸钠固体得到饱和溶液, 此时,实验溶液温度为 _______℃。

④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各 10g,然后加入水都完全溶解得到 50℃ 时饱和溶液。则最后得到饱和溶液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硝酸钾 B.硝酸钠 C.氯化钾 D.氯化钠

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二种构成。现取混合物 40g,加入50g 50℃的热水(水温保持不变),固体完全溶解。对该包固体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B.可能只有氯化钾

C.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D.一定只有硝酸钾

【答案】 g/100gH2O 硝酸钠 ≤80 D C

【解析】①溶解度的单位是g/100gH2O;②由图可知 10℃时,溶解性最好的是硝酸钠50g 水中投入 75g 硝酸钠固体得到饱和溶液,100g水中能溶解150g硝酸钠此时,实验溶液温度为≤80④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各 10g,然后加入水都完全溶解得到 50 时饱和溶液。则最后得到饱和溶液质量最多的是:5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故要使10g氯化钠完全溶解,需要水的质量最多,形成溶液的质量最大,故选D;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二种构成。现取混合物 40g,加入50g 50℃的热水(水温保持不变),固体完全溶解。对该包固体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110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故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错误;B、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50g氯化钾不可能完全溶解,错误;C、根据A的分析,正确;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110g,50g硝酸钾溶于水不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②只有Fe2O3;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1)氢氧化铁受热分解为氧化铁和水。(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氧化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铜在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_________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5.0g该粉末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组别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总质量为36.1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物质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

(2)应该选择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_________组(填序号)。

(3)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__

【反思评价】:从环保角度,图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B. 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1)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⑦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在进行操作⑤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Cl2,不能用K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______

(4)写出Na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今,空调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图为一款空调的外机示意图。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2)支架处使用铁合金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在空调外机的表面涂上油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铜中混有的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每2g水会分解生成与1g氧气和2g氢气

B. 每2个水分子会分解生成与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

C. 每18个水分子会分解生成与9个氧分子和18个氢分子

D. 理论上水电解时,每生成1体积的氧气就会生成2体积的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松花蛋是春节常见的食品,生石灰、食盐、纯碱是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制作料泥时将上述原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可。

(1)原料中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物质接触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原料中__________在生活中最常用作防腐剂、调味品,国家强制在其中加入碘酸钾(KIO3),请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成年人缺乏碘元素会患有__________

(3)“纯碱”是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的俗称,制作料泥时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鸭蛋变成松花蛋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Al2O3,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来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温度高于70℃硫酸亚铁晶体就会分解),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1中溶质有三种

B. 溶解烧渣应选用过量硫酸

C. 从溶液2获得晶体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

D. 加入试剂X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重要的资源。

⑴ 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_____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字母组合)。

⑵ 铁是世界上年产量第一的金属。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得到的生铁可炼成钢。

⑶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熔化的铝被一层膜兜着并不滴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足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等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列有关m1、m2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比较

⑷ 验证Cu、Fe、Al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

A.FeSO4溶液、Al、Cu B.Al2(SO4)3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

C.Al2(SO4)3溶液、FeSO4溶液、Cu D.AlCl3溶液、CuCl2溶液、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