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江津区五校九年级上第二学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

⑵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各为多少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上段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填“a”、“b”或“c”)。

(3)C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上段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A.稀盐酸 B.熟石灰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通常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是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没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石灰水中撤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0年悉尼奥运会,生物学家邓肯在4米深的水下手擎火炬潜泳3分钟,利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创造了“水火交融”的奇观,实现了火炬的水下传递(如图).

(1)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 ;②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分析火炬在水中燃烧的情况,请回答:

①火炬中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水中火炬能保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