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B.西瓜榨汁C.蔗糖溶解D.磨制石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曲《烟花三月》唱响大江南北,其中“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这句最是耐人寻味,歌词中的“酒”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能正确表示下列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稀盐酸中加过量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B.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向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Cu-Zn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原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以下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CO2的某些性质

(1)Ⅰ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B(填序号)A.紫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紫色 该实验说明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H2CO3(填化学式)
(2)Ⅱ组实验中观察到②③不变红,④比①先变红,由此得到CO2的性质有CD(填序号)
A.CO2不能供给呼吸 B.CO2不能与石蕊反应 C.CO2密度比空气大 D.CO2能与H2O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3)Ⅱ装置简单改进后还可同时证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你的方法是在支管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研究问题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采用网上查寻的方法,调查本市空气污染指数
B.采用浇水灭木头燃烧的方法,立即浇水灭电线着火
C.采用调查、走访等方式,寻找河水污染源
D.采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来水发黄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组同学从河里取了一定量的水做水样,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把小卵石、活性炭、石英砂三种材料放置在装置相应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则图中的A、B位置放置的材料依次是小卵石、石英沙.
(2)使水样通过(填字母,下同)AB层主要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通过C 层以除去不溶性固体、可溶性有色杂质及臭味.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3)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下列方法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填字母)BC.
A.加肥皂水      B.加热煮沸      C.蒸馏
(5)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
石英砂和小卵石,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C.液体加热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运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将24.5g氯酸钾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
(2)若某物质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是C、O、H;
(3)飞船常利用反应2Na2O2+2CO2═2X+O2来提供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