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我省赣州稀土资源丰富,稀土开采工序中使用的草酸、硫酸铵等产生的大量废水严重污染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
[查阅资料]
(一)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草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对人体有害,具有酸的通性:如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金属反应等。
例如:H2C2O4+Na2CO3==Na2C2O4+CO2↑+H2O
(二)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试纸不变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铁与草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作化肥使用,在施肥时不能将它与              混合使用。
[设计方案]草酸加热能分解生成水和气体,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作如图所示的探究:

[实验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报告:
步骤
现象
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装置C和D中的现象
装置C中                 
装置D中             
产生的气体有CO
产生的气体有CO2
[讨论和反思](1)实验中依据B装置中                           现象可判断草酸分解生成了水。
(2)根据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不足之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Fe+ H2C2O4 ="===" FeC2O4 + H2↑(2)熟石灰等碱类物质 [现象与结论]C中黄色试纸变蓝  D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讨论和反思](1)浓硫酸质量增加(2)在D装置的导管口处点燃一盏酒精灯或收集气体。 
 
试题分析:(1)写出金属铁与草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H2C2O4 ="===" FeC2O4 + H2↑;(2)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作化肥使用,根据铵盐的性质,故在施肥时不能将它与熟石灰等碱混合使用;[现象与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装置C和D中的现象,根据题中资料提供的信息可知观察到装置C中黄色试纸变蓝;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讨论和反思](1)实验中依据B装置中浓硫酸质量增加,现象可判断草酸分解生成了水;(2)根据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D装置的导管口处点燃一盏酒精灯或收集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填“1”或“2” 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部分腐蚀的溶液,已知该溶液不是NaNO3,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初步判断】(1)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实验探究】几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分析与推理】
(2)“步骤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3)完成“步骤一”后,可推理出该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写溶质化学式),你的理由是                                                          
(4)请你设计“步骤三”:
加入的X试剂是                  ,若实验现象是              ,可推理出该溶液是          (写溶质化学式)。
【反思与评价】
(5)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1分)某校学生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          
B中         
C中          
A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该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性),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向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说明甲同学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含
                    ,一定没有                      。(填物质名称)
【方法和应用】以上探究的结论启示我们,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与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Mg  Cu  Cr      ②Mg  Cr  Cu       ③                
【查阅资料】铬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r2O3,也能溶于稀盐酸生成蓝色CrCl2溶液。
【实验过程】
(1)取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
(2)把三金属薄片分别与等质量10%的盐酸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
铬表面缓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铜表面无明显变化;镁表面较快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填猜想序号)。
【实验讨论】
⑴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CO2B.H2O→H2C.Ca(OH)2→NaOHD. KNO3→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7分)已知某合金样品中可能含有铝、铁、铜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小组同学对该合金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而铁、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已知2Al + 2NaOH + 2X= 2NaAlO2 + H2↑,则X的化学式是     
【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一定量的合金样品,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合金中一定含有铁和铜。
【拓展探究】某同学进一步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将Al、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将Al、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将Al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将Fe分别加入到Al2(SO4)3、CuSO4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下图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观察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                              
(2)下面是用上述装置实验时,收集的相关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
的浓度/%
H2O2溶液
的体积/mL
MnO2
用量/g
温度/℃
收集O2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2
0.1
20
4
18

10
2
0.1
20
4
6

30
8
/
40
2
64

30
8
/
60
2
25
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相互碰撞、结合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
                                                                     
(4)发现问题:实验时温度最难控制,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时温度高,说明反应
        热量。
(5)继续探究:
除了该实验小组探究过的因素以外,你若还有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探究方法.请写在下面。若正确.本题另奖励4分,本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