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干冰
B.二氧化碳灭火时,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有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就会发生煤气中毒
D.实施退耕还林、种草植树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二氧化硫的生成

分析 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影响较大;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燃气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
环境中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化工厂.

解答 解:A、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干冰,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灭火时,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即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就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即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施退耕还林、种草植树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硫,但是不能防止二氧化硫的产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一些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等气体的能力较强,因此植树造林能够减缓环境污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
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氧化铁
B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C用烧杯取井水2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产生的泡沫较少,水面
有浮渣
该井水是硬水
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Fe4S8
B.SO2分子中的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就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水垢放入过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其质量.在以后的5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12345
质量/g100g95g92g91.2g91.2g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刚同学将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通过数据记录仪绘制出了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分析得出:①金属X是Mg(填化学式),②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X>Y(填“>”、“<”或“=”,下同),③消耗的酸的质量关系: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⑤(填序号,下同).
(2)上述粒子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④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达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③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只有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石灰水足量,每步反应均完全):

(1)如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验纯、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喷灯;④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会造成环境污染.
(4)图乙是工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是从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产生一氧化碳
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炉渣密度小于铁水密度.
(5)反应完全后,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时,小强同学认为“仪器①中减少的质量等于仪器③中增加的质量”.小丽同学通过称量发现二者质量并不相等.请你分析写出仪器①中减少的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而仪器③中增加的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6)某同学取2.4g纯净的Fe2O3与CO反应一段时间后,对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76g
【分析与结论】
化学生产中往往会以某一种元素的转化来计算“反应的转化率”,其公式如下:
反应转化率=$\frac{化合物中已反应A元素质量}{化合物中A元素总质量}$×100%;若以原固体中氧元素的转化来表达反应的转化率则该反应转化率为88.9%.(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