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所示仪器的名称:
a、
铁架台
铁架台
、b
集气瓶
集气瓶

(2)试管口有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3)试管口比试管底低,其目的是防止
在管口冷凝的水倒流于试管的灼热处炸裂试管
在管口冷凝的水倒流于试管的灼热处炸裂试管

(4)由于氧气
不易
不易
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集满氧气后,须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于桌上,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C
C

A、加热时试管口向上      B、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      C、预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受热部位加热     D、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
(6)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
C

①撤出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⑧选择好仪器进行实验;⑨固定试管.
A、⑧②⑦⑨③④⑤①⑥B、②⑧⑦③⑨④⑤⑥①
C、⑧②⑦⑨③④⑤⑥①D、②⑧⑦⑨③④⑤⑥①
分析:(1)运用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固体颗粒堵塞导管分析.
(3)根据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分析.
(4)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的氧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分析.
(5)A、根据加热时试管口向上,水会倒流炸裂试管分析.
B、根据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会炸裂试管分析.
C、根据预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受热部位加热正确操作,不会导致试管破裂分析.
D、根据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水会倒吸炸裂试管分析.
(6)根据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步骤分析,包括:查、装、定、点、收、移、熄.
解答:解:(1)铁架台和集气瓶都是常见的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固体颗粒堵塞导管,故答案为: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
(3)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水倒流炸裂试管.
(4)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的氧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不易;大.
(5)A、根据加热时试管口向上,水会倒流炸裂试管,故A正确.
B、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会炸裂试管,故B正确.
C、预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受热部位加热正确操作,不会导致试管破裂,故C不正确.
D、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水会倒吸炸裂试管,故D正确.
故选C.
(6)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步骤是:⑧选择好仪器进行实验;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⑨固定试管;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①撤出酒精灯.
故选C.
点评: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步骤包括:查、装、定、点、收、移、熄,要注意收集完后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铁架台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
棉花
棉花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
E
E
(填序号,下同).
(3)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5)如图是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
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
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
;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
bc
bc
(填字母).
(6)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和放棉花并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7)实验反思: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未加二氧化锰
未加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试管
试管
; ③
集气瓶
集气瓶

(2)用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
b
b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中
防止高锰酸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中
;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从而引起试管破裂
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从而引起试管破裂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有气泡逸出就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有气泡逸出就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A

(6)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

①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选填“A”或“B”);
②用D收集氧气,当气泡
连续均匀冒出时
连续均匀冒出时
时,再开始收集;该收集方法叫
排水法
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小雨、小晴等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4分)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

气应选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的类

型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                      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用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束

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的发

生,

(5)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5)如图是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________(填字母).
(6)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________→装药品和放棉花并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7)实验反思: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前,应首先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集气法,这是利用氧气                   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采用                  法收集。

(4)给大试管加热的方法为                                     

(5)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