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为了满足对钢铁的需要,我国常采用高炉炼铁,写出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__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4)某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

【答案】 氧气、水 3CO+Fe2O3 2Fe+3CO2 气泡 银、铜、铁(Ag 、 Cu 、 Fe)

【解析】(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根据是否产生气泡来鉴别真伪。(4)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发生反应,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首先铁粉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Fe+2AgNO3=2Ag+ Fe(NO3)2 ,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Fe+Cu(NO3)2==Fe(NO3)2+Cu。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粉、生成的银和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 小明将14.4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g稀盐酸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t 7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X

4.4

表中X的值为

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

计算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华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

(1)14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它易______(得到失去”)电子。

(3)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实验: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②

(2)比较上述三个反应,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②

(3)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必须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______ 填序号

、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______ 填序号;D物质中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4)写出B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氧气能否选择用C装置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C装置制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通入

(4)实验室使用的稀硫酸通常都是将浓硫酸用水稀释而成的。现欲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19.6%的稀硫酸100 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10mL、50mL、100mL中选取)______mL的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1)先称量5g粗盐,量取10mL水。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粗盐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质量为1g;将浑浊液过滤,蒸发,得到3.4g精盐。

(2)根据(1)的数据,下列计算产率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不会对质量分数造成影响的是__________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

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图乙所示实验既说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又说明氢气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C. 图丙所示实验既可以用于固液分离,也可用于液液分离

D. 图丁所示实验既可以用于检验氢气的纯度,也可以检验甲烷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不含有水分)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氢氧化钠样品13.3 g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对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进行了记录,部分数据见下表: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20

40

8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1.97

3.94

5.91

5.91

试分析计算:

(1)13.3g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

(2)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