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

(1)某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主要含有钙、钾、锌、氟等成分,这里的钙、钾、锌、氟是指__________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或原子”)。

(2)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3)能确定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水的电解 B.水的净化

C.水的蒸发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4)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__________电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甲、乙两种固体各1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据图回答:

①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②t2℃时,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精确到0.1%) ;

③将盛有乙溶液的烧杯升温到t2℃时,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填“没变化”或“有固体析出”);

④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元素煮沸AD正相等9.1%有固体析出相等

【解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2)根据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进行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4)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进行分析;(5)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矿泉水中的矿物貭主要含有钙、钾、锌、氟等成分,这里的钙、钾、锌、氟是指元素;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所以能确定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水的电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填:AD;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所以电解水时,与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电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5)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2g,所以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7%;

③将盛有乙溶液的烧杯升温到t2℃时,溶解度减小,所以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有固体析出;

④由t2℃降低到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 (NO3)2 Cu(NO3)2 一定不含有AgNO3

④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易溶于水,其化学式为C5H8NO4Na,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味精中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味精中其他成分不考虑),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简规格是__________(填字母)。

A.10mL B. 50mL C.100mL

(2)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

(3)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配制过程中仰视读取蒸馏水的体积,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为测定味精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继续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充分反应。

②然后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白色沉淀固体。经精确测定白色沉淀的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a、b两处及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 ②的粒子符号为Na

C.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④中x可能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强热,制得外观似金子的黄铜(铜锌合金),现取一定量含少量木炭粉的黄铜粉末样品,测定其中铜、锌的质量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和装置。

(1)气体X是__________ ,步骤I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2)步骤II中,若通过测定铜的质量来确定黄铜中铜、锌的质量比,简述从黄铜中分离出铜的实验操作。

(3)步骤II中,若不测定铜的质量,某同学认为,结合上图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即使装置气密性不良,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所示,点燃蜡烛,用蜡烛的火焰加热铜丝,2﹣3分钟后,观察到白磷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接着,红磷被燃烧的白磷引燃并延烧,产生白烟,此时熄灭蜡烛,向下用力使燃烧匙的勺子位于瓶体第1与第2等分线标记之间(如图二),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当燃烧匙内燃烧的磷火焰熄灭后,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液面逐渐下降;待瓶体内的气体完全冷却到室温时,瓶体内的液面上升至瓶体第2等分线(如图三所示).由此说明: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 .如果该瓶体原来是装米醋的无色玻璃瓶,要达到上述实验效果应先对米醋瓶进行的加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