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A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

(2)B中小实线框内仅含一个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CH4﹣42CH4C2H4+2H2

【解析】

(1)由题目微观示意图可知,A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H4由于氢显+1价,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2)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4,生成物一种H2,B中小实线框内仅含一个分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该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化学式是C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2H4+2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 , 阴离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1/5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用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红磷接触。

实验步骤

现象

将装置a放在(填仪器名称)上称量。

示数为158.4g。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红磷。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冷却至室温如图乙所示,再次称量装置。

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g。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Ⅰ.红磷的量不足 Ⅱ.红磷过量 Ⅲ.反应中气球膨胀了 Ⅳ.装置密闭性不好

(4)反应结束时(如图乙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是有关水的几个问题分析,请填空:

(1)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定、过滤、蒸馏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净化水的方法有很多,自然界的水依次经过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其中过滤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用到的非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3)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下图甲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活性炭吸附的原理是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明利用下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试管a中气体为____气。通过该电解实验,小明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5)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_________,上图丙是氢气验纯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______,应重新收集检验。

(6)电解水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能转为_____能;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又可以生成水,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 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B. 4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 4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 60 ℃时降温到 20 ℃时,KNO3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氢气的集气瓶按下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B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间有间隔

C.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 D.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如图形象的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及数目变化.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2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