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3)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F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 集气瓶 B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集气瓶;(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故选B作为发生装置;(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会沿着烧杯的内壁流下先聚集在烧杯的底部,又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可观察到蜡烛至下而上依次熄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填序号)

氯化铜 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称量:用天平称量氯化钠5g B. 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 溶解:将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央视315曝光了许多伪劣商品,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以下是对一锭金元宝的打假活动。 查阅资料,得知真金元宝外是纯金,假金元宝是铜锌合金。

(1)为了鉴定这锭金元宝的真假,设计了以下方案

A 用火灼烧 B. 滴加硫酸锌溶液

以上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另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李梅同学取一锭上述材金元宝。放人烧杯中称得金元宝的质量为50 g 然后把200 g稀硫酸均匀分5次加人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稀硫酸/

40

40

40

40

40

剩余固体/

42

34

26

24

24

试求 5 次加人稀硫酸共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计算题

铜的氧化物有两种,分别是Cu2OCuO,都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铜。某固体粉未可能含有Cu2O、CuOCu。取14.4克固体粉未,向其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并加热(假设固体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克沉淀。试计算:

(1)固体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滴加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D.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来制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他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认为该实验中可能会有一氧化碳产生.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

(1)A装置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

(2)刚用酒精灯给试管A加热时,B装置中就立刻产生气泡,但液体并没有浑浊的现象出现,原因是______

(3)C中湿润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说明有_____气体生成,证明小明的判断是正确的.你觉得实验产生该气体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

(4)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右侧导管口添加____装置.

(5)当反应结束后,小明发现一个问题:若先停止加热,______而导致试管炸裂,但若先去除B装置,则会导致________.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操作,将试管中还原出的铜倒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提示:氯化钙、氯化钡的溶液都呈中性)

①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甲中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显______色;乙和丙中都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发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 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 呈红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则废液缸中的废液一定含有指示剂、水、碳酸钙、______;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测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

试纸变为浅红色

溶液pH2

B

鉴别NaOHNH4NO3

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b固体

a的试管水温升高,加b的试管水温降低

aNaOH

bNH4NO3

C

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

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

燃烧需要O2

D

比较Al、Cu的活泼性

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活泼性Al<Cu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