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的实验装置,将针筒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振荡

1)叙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写出锥形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瘪气球膨胀 , 注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变大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烧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振荡烧瓶后,可看到的现象是瘪气球膨胀;

故答案:瘪气球膨胀,注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变大。

2)锥形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2NaOH+CO2=Na2CO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cm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1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白色固体。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在MgCl2溶液中,常温下发生反应:Mg + 2H2O = Mg(OH)2↓+ H2

(猜想)

Ⅰ.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 Ⅱ.反应后有镁粉剩余 Ⅲ.生成了Mg(OH)2沉淀

(实验)相同3次实验,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直至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___(填现象),分别得到干燥洁净固体m g

1)对比实验:将m g固体与m g____,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观察固体有无明显减少。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m g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___现象。

结论:假设Ⅱ也不成立。

3)取m g固体,全部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gMg(OH)2沉淀;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2.87 g沉淀。

结论:假设Ⅲ也不成立,若已知白色固体化学式为[ Mgx(OH)y z],则缺少的元素符号为___

(结论)经计算分析x:z= ____x:y= ____

请写出得到白色固体和H2的化学方程式(已知两者计量数比为12):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乙(填“>”“=”“<”).

2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___乙(填“>”“=”“<”).

3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X属于有机物

D.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酸(HCOOH)常温下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甲酸还可以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备一氧化碳,并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内所装试剂足量)

1)装置 D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开始实验时,先点燃 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F 处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熄灭各处酒精灯和喷灯的顺序依次是 ADF

C.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E中增加的质量

D.若取赤铁矿石样品质量为m,充分反应后,D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n,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

1)歌词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用微粒观点解释其花香溢满园的原因:______

2)茉莉花适宜种植在pH≈6的土壤中。请将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补充完整:取少量土壤浸出液装入烧杯中,______,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35月花期勤施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白色粉末,置于空气中易潮解;25℃时溶解度为25.0g

①磷酸二氢钾属于______填化肥种类)。

②下列配制100g10%磷酸二氢钾溶液过程中,错误的操作有______(填标号)。

③改正上述错误后,某同学提出可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为BACD,同学经讨论后认为该建议合理,理由是______

25℃时,将1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g配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磷酸二氢钾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 t2℃时,20g 丙溶解于 50g 水中能形成 70g 溶液

C. 分别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

D. t3℃时,有甲物质的两种溶液 MN,恒温蒸发溶剂可将 N 点的溶液转变为 M 点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铝片

B. 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硝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④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丽丽同学设计的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_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检验混在O2中的CO2并将其除去,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B中没有与A使用相同的试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