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化学晚会上,小华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液体在白纸上画上花,再蘸取另一种液体画上叶,将白纸挂在墙上,又用一种液体向纸上的叶、花喷洒,立即展现出“‘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景象。请你想一想,小华先后所用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 ,其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 稀疏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

【解析】根据紫色石蕊试液的特性可知,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所以应蘸取酸性溶液画上花,碱性溶液画上叶,然后向白纸上喷洒石蕊即可.

故答案为: 稀疏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石蕊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一般是指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制了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汽水中含有六大营养素中的 类,能提供能量的是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C12H22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3)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是由柠檬酸与 反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A、B是初中常见的酸和碱,且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D、E 三种常见的氧化物,C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下图用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B.t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纯净物),已知他们是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四种物质? .

【设计实验】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探究】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l0毫升,振荡后静置,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其他呈无色。

为了鉴别其他三种物质,小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盛放B、C、D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C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其他两支试管内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盛有B、D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小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后,将小香的实验步骤(_3____)中所加入的(4)______改为(5)______(填名称),其他操作不变,发现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于是将四种物质鉴别出来了;

【实验结论】(6)请将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在标签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琳琳找到四种不同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下表记录了各种物质所具有的特征.那么哪种物质的特征更接近有机物 ( )

特性试验

物质A

物质B

物质C

物质D

熔点

是否溶于水

可溶

不溶

不溶

可溶

高温下

稳定

分解

稳定

稳定

是否导电

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A. 物质A B. 物质B C. 物质C D. 物质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