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CO2

B.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 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答案】B

【解析】

A、装置A中的反应是CuO+COCu+CO2Cu2O+CO2Cu+CO2,反应中没有生成水,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错误;B、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排尽玻璃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正确。C、由题意可知装置B增重4.4g,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4g××100%× =1.6g,铜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2:1,所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CuCuO的混合物或Cu2O、CuCuO的混合物,错误;D、若缺少装置C,装置B增重的质量偏大,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低,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__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_(不是”)纯水; 若要制得纯水, 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塑料小球漂浮在食盐水中。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有何变化?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下图中的部分装置,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③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

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实验2]

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如果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1)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灯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溶液的导电性也可以用电导率仪(如图B)测定出的电导率数值大小进行衡量。电导率数值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提出问题1)溶液是否都能导电?

(进行实验1)25℃时,用图A装置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编号

液体

现象

实验结论与解释

1-1

100mL

灯泡不亮

水不导电

1-2

100mL 10%的硝酸钾溶液

灯泡亮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k+NO3-

1-3

100mL 10%的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

(提出问题2)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进行实验2-1)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数据记录下表。

氯化钠溶液浓度(%)

1.4

2.8

4.2

5.6

7.0

电导率值(S/m)

2.000

3.219

4.533

5.800

7.133

(进行实验2-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1-2和实验1-3的对比,说明________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

(3)实验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2-2,不能够得出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温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交流)

(5)完成实验1-3后,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实验1-1,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填 “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