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24克镁中含有原子个数约为

A. 6.02×1024 B. 6.02×1023 C. 2×6.02×1023 D. 2×6.02×102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化学小组先用30%的浓盐酸20g,配制10%的稀盐酸,并加入到13g 的石灰石样品中完全反应。(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1)配制10%的稀盐酸质量。_____________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 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 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 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大理石 B. 加碘盐 C. 结冰的蒸馏水 D. 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下面是实验室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有关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水法收集气体一般比排空法收集气体纯净。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其中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另外一瓶用排空法收集,分别倒入足量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可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也生成二氧化碳,药品价格便宜,实验室不用此方法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铝表面氧化膜的生成:4Al+3O2=2Al2O3

B.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3O22P2O3

D. 洗去石灰水试剂瓶内壁附着的固体:CaO+2HCl=Ca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是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 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C. 玻璃导管口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D. 玻璃导管口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检验硬水、软水常用__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元素。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当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就可能会发生爆炸,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用________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少量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硫酸铜 C. 浓硫酸 D. 大豆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