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___(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联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20℃~30℃

B. 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4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C. 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55g

D. 从含有少量NaCl的KN0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时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盐场晒盐后所得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KCl和MgSO4两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t2℃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和降低温度都能析出晶体

C. t3℃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 将t3℃时的K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生石灰和熟石灰 B. 复合肥: 硝酸钾和碳酸钾

C. 硬水:蒸馏水和矿泉水 D. 碳单质:金刚石和石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省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省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科学家通过“撞月宇航器”发现月球上存在水冰(水蒸气和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冰是一种混合物

B. 水冰由氢、氧元素组成

C. 水冰中的分子有的运动,有的不运动

D. 地球上的水和月球上的水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南京市联合体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A. 苹果 B. 大豆 C. 青椒 D. 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完成下列基础化学实验。

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之后,_______________,缓慢的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选用F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Ⅱ.如何证明盐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实验二: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看到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也证明了盐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一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一结束后,试管内的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NaCl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