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合理并能够成功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C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该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且要不断搅拌;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设计合理;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可以把试剂瓶中的氧气耗尽,通过进入试剂瓶中水的体积和试剂瓶容积的比较,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设计合理;

D、锌和稀盐酸放在一个敞口容器中,锌和稀盐酸混合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向空气中扩散,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管中放入白磷(过量,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燃烧现象及产物均与红磷相同 ),将玻璃管固定好,放在盛有80 ℃热水的烧杯上,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玻璃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活塞最后约停在刻度_______处。

白磷在反应过程中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为书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和图2相比,你认为哪种装置更好?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B→C.用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表示的意义______

(2)镁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获得”或“失去”),形成______离子(填“阴”或“阳”),镁离子的符号表示为______

(3)由此可以得出:原子在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__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最外层电子数;⑦电子层数;⑧核外电子总数;⑨质子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想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做实验,老师告诉他这种方法不是较好的方法,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镁既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请写出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打算用铁丝替代红磷,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根据图回答:

(1)标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是: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容器②中盛放的块状药品是________,从仪器①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

(3)仪器①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

(4)气体通过装有石蕊试液的B容器,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气体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C容器可看到的是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如图,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_______的优点。

(2)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________的关系。

(3)某同学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4)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的完全相同。

(5)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应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 (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_____或D(填序列号)

②用D装置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处移开,________在桌上。

③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热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8)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块状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向烧杯中加入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制备和收集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制备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使用多功能瓶A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先接入__________口(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情况下,氯气是种黄绿色、比空气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12的物理性质(请写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甲中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中微观过程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