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过氧化氢制取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_____,如何证明收集满_____

4)收集完氧气后实验步骤 __________

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中,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答一点即可)_____

【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A 过氧化氢+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BD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撤导管 熄灭酒精灯 试管外壁有水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b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BD,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4)收集完氧气后实验步骤是: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5)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所以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是:试管外壁有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DE为单质, E元素的含量仅次于铝。其中B由三种元素组成,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原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试判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实验室制取CO2后的残留液,现已知其中含有盐酸,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克时,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是保持包装袋中食品干燥的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

2)若B为单质,则A在元素组成上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G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图1﹣Bx=____,在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元素通常显____

(2)2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方框内应填图3中的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放热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_____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_____

3)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的锌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1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3g纯净物X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B. 该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C. X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 X可能的化学式是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 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 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