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固体都易溶于水

B.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 可以采取降温的办法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AC

【解析】

A、因为在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g,所以甲、乙两种固体都易溶于水,此选项正确;

B、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此选项错误;

C4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50g100g12,此选项正确;

D、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采取升温的办法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物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B. 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地加入CaO固体粉末

C.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为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改进实验,实验前甲装置内空气体积为30mL(盛装细铜丝的玻璃管中空气忽略不计),乙装置中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空气体积分别为15mL25mL

下列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乙实验操作均无误,结束后甲、乙注射器内读数分别约为24mL8mL

②甲、乙两个实验中都可以通过反复推拉注射器使装置内的氧气尽可能充分反应

③若甲、乙装置中停止加热后立即读数,则测得装置内剩余气体体积将偏小

④若实验前乙装置注射器内空气为5mL,则乙实验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

⑤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铜足量是两个实验获得成功的共同要求

⑥若实验非常成功,两个实验均能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A. ②④⑤B. ②⑤⑥C. ①②⑤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曲线

2XY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XY B XY C XYD 不能确定

3 t3℃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雾霾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NO3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沉淀B的化学式MgOH2BaSO4

B. 沉淀D的化学式为BaCO3

C. 试样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aNO3BaCl2

D. 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NO3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和化学用语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同一周期(横行)中,相邻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差为_____;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第 7 号元素与第 8 号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7 号元素与 8 号元素的质量比为 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39 号元素的气体单质(F2)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对硫酸铜溶液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回答问题

实验一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a点时,溶液的溶质是___

(3)b点的意义是___

(4)c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实验二

(1)从溶液颜色判断加入BaCl2溶液的量___

A 过量 B 少量 C 无法判断

(2)将反应后溶液由蓝色转变成其他颜色,可加入的固体单质X___

实验三

沉淀的化学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

(1)甲是_____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_____色.

(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_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