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水、氧气和化合物R,在一定条件下足够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最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2.3 20.0    0.3 0.5
反应后质量/g X 15.2 4.7 Y
A.Y的值为2.7
B.R的化学式为C2H6O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C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A、因为氧气未耗尽,所以R的量不足,X=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2.3+20.0+0.3+0.5-15.2-4.7=3.2,故A说法错误;
B、因为反应物R为2.3克,生成二氧化碳4.4,则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4.4×
12
44
×100%=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R中的碳元素质量=1.2g,因此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g
2.3g
×100%=52.2%,而C2H6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4
56
×100%=42.9%,故B说法错误;
C、因为生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因为反应物R为2.3g和氧气10g-5.2g=4.8g,生成二氧化碳4.4g,所以生成的水为2.7g,设C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
44x
18y
=
4.4g
2.7g
,x:y=2:3,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3、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资料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
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
控制实验变量
,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
防止红磷被氧化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
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是五氧化二磷

(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
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到颜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8、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资料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
以控制变量来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
保护红磷不被氧化,以检验红磷本身的吸水性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
红磷被氧气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具有吸水性

(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红磷样品中的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其pH小于7,可证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最近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凡是用打火机能点燃的挂面就是掺了有毒物质的.这种说法科学吗?
[查阅资料]挂面的主要成份是面粉,面粉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含有属六大营养素中
糖类
糖类
,该类营养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
元素,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些属于有机化合物的
化学
化学
性质(填“物理”、“化学”).
[设计实验]为验证面粉中含有的元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方案一:将面粉在空气中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方案二:将面粉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冷却后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按以上两个方案分别进行实验,观察到:
方案一的现象是
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生成,蘸有澄清石灰石的玻璃片上出现浑浊
干燥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生成,蘸有澄清石灰石的玻璃片上出现浑浊

方案二的现象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实验结论]面粉中一定含有
C、H、O
C、H、O
元素(填元素符号).
[反思与评价](1)以上两个方案更合理的是哪个?为什么?
方案二;因为方案一不严密,不能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
方案二;因为方案一不严密,不能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

(2)这种判断挂面是否含有毒物质的方法是否科学?为什么?
不科学,燃烧的方法只能检验物质的组成元素
不科学,燃烧的方法只能检验物质的组成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抚州 题型:问答题

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资料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 ______,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 _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 ______;
(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第十八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初赛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资料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 ______,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 _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 ______;
(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