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空气成分的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示: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 mL

(3)关闭弹簧夹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热水,观察到白磷燃烧。

(4)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 m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3)中加入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B.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V1-V2)/V1×100%

C. V2 mL是空气中已反应的氧气之外的气体的总体积

D. 若白磷的量不足,会导致V2的读数偏大

【答案】D

【解析】

A、步骤(3)中加入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迅速燃烧,故A错误;

B、在步骤(2)实验中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的液体体积是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的体积=V-V1;在步骤(4)中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己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外的气体总体积,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B错误;

C、V2 mL是空气中已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外的气体的总体积,故C错误;

D、若白磷的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会导致V2的读数偏大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资料在线)①Na2CO3+H2SO4 ——- Na2SO4 + H2O + CO2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线变红色的是_______小媚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②氨气可以由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含碳酸氢铵的化肥制取收集氨气,

若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5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50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3.4g

③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_________g。

④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补钙每片中含:

(Ca)550 mg维生素D 100 IU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

[ ] 2.5g/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补钙每片中含:

(Ca)550 mg维生素D 100 IU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

[ ] 2.5g/

(1)维生索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并汇集到试管上端。 则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是_____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

(3)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体积比 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两个试管口,打开活塞,a中气体使木条燃的更旺,b中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试解释仪器a中导气管口产生气泡可能的原理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由于________不同,二者性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秋天桂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是由于原子的间隙增大造成的

C. 一般,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燃烧条件,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

(1)与课本实验装置图1相比,这个实验改进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实验中,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实验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图2试管中红磷燃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按照物质用途、组成两种分类标准,将下列物质:
A.氢氧化钠;B.硝酸钾; C.生铁; D.水;E.硫酸; F.乙醇,按要求的顺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每种物质只能选填一次,只填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