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________(填ab),D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使CO2更易被吸收 NH3CO2更易制取 CO2的密度比NH3

(4)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答案】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a 过滤

【解析】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因为随水的注入管内加压增大,漏斗内液体不能再流入试管,使长颈漏斗与管内液面出现液面差,并且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气体从a管通入时才能使气体通过溶液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装置D内盛放的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混在气体中的HCl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混在气体中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先通入氨气,氨气与水形成呈碱性的氨水可与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碳酸发生反应,更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故选①;

5)通过过滤,可把混在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晶体分离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中当观察到_____(填序号)时,开始收集气体。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填序号);

a:水槽中导管口气泡刚一冒出 b:水槽中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

c:熄灭酒精灯 d: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写出一种能用BE装置组合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式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发现溶液变红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5)若用如图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

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Na2CO3 +2HCl2NaCl+CO2↑+H2O)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4.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____

(3)求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_____

(4)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则完全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要将反应得到的溶液的浓度稀释为10%,则需加入_____g的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称量氢氧化钠

C. 测定溶液的pH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为____________

3)实验2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个氢离子:3H

B.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乙醇的化学式: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

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